在燒結廠,有這樣一名職工,他憑著對“自動化”“數字化”控制技術研究的把握和理解,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搭起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的橋梁。身體力行澆筑匠心,完成了從“工人”到“工匠”的蝶變。
他就是燒結廠儀表自動化班長——李少波,他先后榮獲陜鋼集團“安全先進工作者”、陜煤集團“班組長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優秀學員、陜西省機械冶金建材工會“優秀班組長”等榮譽稱號。
成長——勤學愛鉆練本領
李少波依然清晰記得入職的第一天。“我大學的專業就是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希望能從事與專業對口的崗位。”李少波回憶道,自己一進廠就走上了儀表自動化的崗位。
求知是進步的不竭動力……
2016年,利用氣體壓差的原理,發明了《一種煤氣管道檢漏儀》實用新型國家專利,該儀器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已經被廣泛用于煤氣管道檢漏領域中。
2018年,他撰寫的《CEMS在燒結煙氣監測中的應用》被陜鋼集團評為優秀論文,該論文對燒結脫硫脫硝生產具有指導意義。
同年,榮獲漢鋼公司“優秀大學畢業生”榮譽稱號。
在崗期間,他定期對CEMS系統進行全面檢查,及時處理環保在線監測設備的各類突發故障,確保CEMS設備同步運行率100%,連續3年環保在線監測數據有效傳輸率達到99%以上。
2020年,又考取了由中國環境產業保護協會下發的“環保自動監控設備運維證書”。
匠心——技術改造效果好
燒結料面點火控制是由看火工根據煤氣流量及料面點火情況手動調整,存在滯后性。當煤氣出現波動時,會出現因調整不及時導致點火溫度過低或者點火時問不夠情況發生,促使料層表面欠熔,燒結礦強度明顯降低。
李少波根據自已多年的工作經驗,結合點火護各項工藝參數,他提出了“點火爐燃燒自動控制”改造項目,實現點火爐三段燃燒空、煤氣閥門的自動調節,使設備基本管理逐步邁向精益化。該技術實施后相比實施前降低了煤氣單耗,年可降低燒結礦加工費約431.84萬元。
通過實施各類技術改造達到優化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實現了設備維護質量再提升再突破。
價值——技術攻關解難題
燒結廠大多數配電室功率因數偏低,增加了輸電線路的電能損失,使得線路電壓降增大、電能質量降低,增加了分廠的電費支出。針對這一問題,他提出并主導完成了對低壓配電室進行功率因素智能優化改造,通過智能電力電容補償,將配電室功率因素提高至0.95以上,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改造后年可節約28.52萬元。
他常說變廢為寶會“上癮”。廠區各類儀表設備大都價格不菲,所以對于廢舊設備,他從來不舍得丟棄。先后參與完成了1#期點火用煤氣流量計、臺車小格執行器修復、2#期一配1#倉稱重控制器修復等修舊利廢項目30余項,共計創效460余萬元。
奮斗者追風趕月,貴在篤行不怠。短短十年,李少波從“門外漢”轉變成為一名獨當一面的“技術能手”,他立足崗位,為優化工藝生產、提升燒結礦質量、降低設備故障率做出了積極貢獻。一項項技術創新的成果,一個個銳意進取的攻堅,讓他“輕裝”上陣挑起生產“大梁”。(燒結廠 雷穎波)